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國際產業》日本新創舉,三井簽鐵礦砂交換合約

2010/06/30 07:59 時報資訊

【時報-外電報導】隨著鐵礦砂議價制度改為季度議價,與波動不定的鐵礦砂現貨價格相連後,業界透過鐵礦砂合約交換(iron ore swap)這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來鎖住鐵礦砂價格,以對沖價格波動風險的需求也告激增,而日本三井日前與瑞士信貸簽下日本首宗鐵礦砂交換合約,反映這趨勢愈來愈明顯。由此也可以預見,鐵礦砂合約交換市場在相關廠商需求擴大下成長潛力驚人。

金融時報報導,日本綜合商社三井(Mitsui)已跟瑞士信貸簽下鐵礦砂合約交換。鐵礦砂業者與日本鋼鐵業在今年初同意把採用40年的年度議價制度,改為較短期的季度議價,此舉也使合約價格與鐵礦砂現貨市場行情相連更為密切,讓業界對沖風險的需求也告大增。

由於日本鋼鐵業的規模是全球第2大,僅排在中國之後,因此日本業界的舉動頗受市場注意。三井主要是在如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力拓與必和必拓等礦業跟日本鋼鐵業之間,扮演中間人的角色,而鐵礦砂合約交換可以幫助其鎖定鐵礦砂價格,不致受到現貨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鐵礦砂現貨價在4月中升至每公噸182.1美元,創下2年新高,之後價格就一直滑落,在周一跌至139.7美元,累計跌幅達23%,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漲幅仍高達85%。

三井強調,這起合約交換乃是測試性質,並且拒絕透露相關細節。不過業界表示該筆交易涉及的數量,是下半年每個月1萬公噸。此筆交易代表向來保守的日本商社也開始藉由相關的衍生商品來降低鐵礦砂價格波動劇烈的風險。根據銀行界人士表示,除三井外,三菱也在商討為明年的鐵鐵砂購買合約交換。

就交易量而言,鐵礦砂是全球第2大商品,僅次於原油。雖然目前鐵礦砂相關的合約交換市場規模僅3億美元,但預估到2020年將暴增至2,000億美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