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30 點擊數:
據海關統計,2010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以下簡稱“鐵礦砂”)65.3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52.9%;價值6538萬美元,下降38.3%;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00.1美元,上漲 31.1%;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主要特點有:
一、5月份進口量有所回升,進口價格再次攀上100美元臺階。今年2月份以來,經深圳口岸鐵礦砂進口量出現持續下降態勢,4月份僅進口1.9萬噸,創下2004年以來單月進口量低谷;5月份當月有所回升,為7.4萬噸,雖然同比下降79.8%,但環比增長2.8倍。同期,進口平均價格明顯上漲,達每噸133美元,同比上漲99.7%,環比飆升1.3倍,接近2008年10月份每噸136.4美元的進口價格水準,基本恢復到危機爆發前的價格高位。
二、從智利進口大幅增長,自巴西和澳大利亞進口下降明顯。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自智利進口鐵礦砂16.6萬噸,大幅增長75.2%,為口岸第一進口來源地;自巴西進口15.6萬噸,下降51.7%;自澳大利亞進口14.5萬噸,下降51.7%;自以上3地進口量合計佔同期深圳口岸鐵礦砂進口總量的71.5%。此外,自加拿大進口14萬噸,下降21.5%,自印度進口4.2萬噸,大幅下降83.2%。
三、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占主導,國有企業進口倍增,私營企業進口明顯萎縮。前5個月,外商投資企業經深圳口岸進口鐵礦砂47萬噸,下降50.3%,佔同期深圳口岸鐵礦砂進口總量的72%;同期,國有企業進口17.9萬噸,增長1.2倍;此外,私營企業進口明顯萎縮,僅為3800噸,大幅下滑98.9%,明顯異於去年同期進口量高達35.9萬噸、同比增長1.2倍的走勢。
今年以來經深圳口岸鐵礦砂進口量跌價升的主要原因有:
一、國內鋼材庫存增長和樓市宏觀調控,抑制了上游原料鐵礦砂進口需求。目前下游鋼鐵行業庫存增加,國內價格上漲可能性不大,導致對鐵礦砂的進口需求有所下降。2009年全行業銷售利潤率下滑至2.2%,同比下降53.4%,26個城市5個鋼材品種庫存同比增加1倍[1]。加之近期為了遏制房價快速上漲,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出臺了多項嚴厲調控措施,在國內房地產調控措施作用下,近期大部分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出現了下滑,樓市的回調將會減少建築需求,從而導致對上游鋼材需求的減少,進而抑制了鐵礦石進口增長。
二、進口價格持續上漲,抬高企業生產成本,也抑制了進口積極性。今年以來鐵礦砂進口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根據4月份鐵礦石價格談判結果,今年鐵礦石價格大漲90%,並將談判工作改為1季度調整一次[2],6月1日巴西淡水河谷表示第2季度鐵礦石價格還將繼續上漲30%-35%[3],在季度定價體系下鐵礦砂價格波動明顯,推高了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國內鋼企盈利能力被大幅削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進口積極性。
三、進口渠道單一,印度需求上升,導致鐵礦砂價格居高不下。在當前全球鐵礦砂供給來源高度集中,三大礦山定價能力較強,加上國際市場投機商的推波助瀾,雖然國際市場鐵礦石供應量相對較為充足,但鐵礦石進口價格仍持續高位運行;而且近年來,印度我均GDP超過1000美元後,國內基建需求上升明顯,為滿足其國內需求,2009年印度將鐵礦石出口稅提高到10%,今年3月份起鐵礦石出口稅再次提高至15%,這使得我國進口渠道更加狹窄。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自印度進口鐵礦石大幅下降83.2%,僅為4.2萬噸。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受經濟驅動原因,各地大力興建鋼廠,我國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較低,據統計,2009年我國鋼鐵行業前5強的產量佔全國鋼產量的比重只有29.1%。產業集中度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美國4家鋼廠產量佔全國的61%;日本4家鋼廠產量佔全國的75%[4]。企業力量分散,造成在鐵礦砂價格談判中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另一方面,由於鋼鐵企業屬於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提供較多的就業崗位,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但也給目前國內宏觀調控帶來較大阻力,行業整合度難度較大,如寶鋼與包鋼歷時4年多的重組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其在安徽省、河北省境內鋼鐵企業計劃接連失敗[5]。這也表明行業在淘汰落後產能、落實節能減排政策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困難。
為此建議:一是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節能減排政策的落實力度,協調理順各方面利益,進一步加快行業整合步伐,淘汰落後產能,提升產業集中度;二是加大海外戰略投資力度,支援和鼓勵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採礦,拓寬進口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