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7、8月盤價昨(27)日開出,七大鋼品平均每公噸調漲1,645元,漲幅約6.8%。不過法人估,中鋼因主力鋼種未漲足,成本壓力增,第三季獲利將較第二季縮水,第二季稅前盈餘約120億元,第三季恐不到100億元,甚至僅有70至80億元水準。
中鋼所公布的7、8月盤價中,主力鋼種鋼板每公噸調漲1,893元、棒線每公噸1,777元、熱軋每公噸1,062元、冷軋漲幅最多,漲幅每公噸2,546元、電鍍鋅鋼捲調漲2,000元、熱浸鍍鋅每公噸上漲2,332元等。
法人分析,中鋼漲價完全是受到鐵礦砂、及煤等原料成本所帶動,不過受到下游需求不振的影響,市場轉嫁不順,已影響到上游的高爐煉鋼廠,造成鋼廠第三季成本增,雖然不少鋼種漲幅高於預期,但主力鋼材熱軋卻無法漲足,中鋼下季獲利將下滑。
以鐵礦砂為例,7至9月擬漲23%、同時期煤價則預計上漲50%,以此推估中鋼7月後,熱軋加計利息及管銷費用等各項成本,每公噸達680至690美元,但第三季僅漲至720美元,利差明顯縮小。
法人估,中鋼首季稅前盈餘約131億元,第二季因為成本上揚,4月單月稅前盈餘47.33億元,已經不若3月的52.01億元,本季獲利僅維持首季水準,第三季在成本攀升,售價未足額反應下,獲利將衰退,且滑落至100億元以下。
中鋼下季盤價 漲幅高於預期
中鋼昨(27)日順利開出7、8月內銷鋼品盤價,在考量國際鐵礦砂和煤礦原料價格狂漲,與兼顧下游客戶的國際競爭力下,決定全面適度調漲各項鋼品價格,平均每公噸調漲1,645元,平均漲幅6.8%,略高於市場預期;僅熱軋主力鋼材平均每公噸僅上揚1,062元,比市場預期低。
中鋼總經理鄒若齊表示,這次盤價漲幅,雖比預估的第三季煤鐵礦原料成本增加70美元還低,但應該符合國際市場主流行情。以熱軋而言,日本和韓國鋼廠第三季熱軋外銷價格,每公噸在720至750美元之間。至於影響中鋼營運層面到底多大,他認為中鋼還是會有獲利,但實際影響中鋼獲利多少,仍必須等到6月下旬國際原料漲幅底定之後,才比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