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人民幣升值 商品價格有靠山 金價再創新高 今年升逾15%

2010年06月22日 09:13


  中國央行上周六宣佈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市場憧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中國,對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會增加,刺激國際油價、銅價和黃金價格顯着造好。紐約期油周一盤中升幅逾2%,攀升見六周新高;現貨金和期金價格21日先後在倫敦和紐約續創歷史新高,升逾每盎司1265美元,但收盤時價格回落。

  紐約期油21日盤中最高上漲至每桶79.97美元,升2.7美元,漲逾3%,收盤時回落至每桶78.61美元,微漲0.4%。倫敦布蘭特期油價也升2%,見每桶79.86美元。

  金價也在倫敦和紐約續創新高,倫敦現貨金曾升8.5美元,見每盎司1265.3美元,打破上周五的1262.5美元新高紀錄,但其後在高位回吐,徘徊在1255美元的上日收市水位;紐約期金價盤中也升0.5%,見每盎司1266.5美元,收盤時下跌1.4%,或17.60美元,至每盎司1240.70美元。

  黃金價格今年以來已上升超過15%,主要動力來自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及金融市場未來不明朗因素,刺激投資者吸納黃金作為避難工具。分析師指出,這此因素也令金價與美元表現長期成逆向的關鍵,不過,21日美元兌主要貨幣走軟,卻成為推動金價再創新高的因素之一。

  德意志銀行商品研究部主管劉易思認為,全球央行已吸納相當高比率的美元作儲備,如今它們可能在增持黃金的看法,等如是發出認為美元儲備過高的訊息。

  世界黃金協會(WGC)21日公佈,首季全球央行的黃金儲備總量增加276.3噸,至30462噸,當中持有全球第四大外匯儲備國的沙地阿拉伯,其持有黃金量是此前公開的兩倍有多至322.9噸,成為全球第六大儲金國。俄羅斯和菲律賓也見增加黃金儲備。

  至於國際油價,部分分析師指出,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將對中國進口美元標價石油産生價格下調的效應,可能刺激中國的能源和其他原材料消耗需求增加,但較長期而言對石油和其他商品的價格支持有限,原因中國不容許人民幣匯率大幅度上調。

  其他基本金屬如銅和鋅的價格21日曾飆升3%,三個月期銅價21日在倫敦曾見每噸6729.75美元,鉛價則達每噸1820美元,創下6月1日以來最高。

  如果以去年數目估算,人民幣升值3.3%,至1美元兌6.6人民幣,將可為中國省下28億美元的鐵礦砂與銅進口成本,該金額可讓中國額外購買約3500萬噸的鐵礦砂。中國去年進口的鐵礦砂為6.28億噸。

  以過去歷史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支撐商品價格長期走高。自從中國在2005年調高人民幣匯率後,全球商品價格就出現穩步上揚格局。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最近記者會上表示,「人民幣匯率重估,以進口觀點來看,是有利消息」。他說中國是焦煤以及鐵礦砂的主要進口國,這兩者是製造鋼鐵的主要原料。不過人民幣升值對農産品進口的影響就相形小很多。根據中國主要黃豆進口商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的交易員指出,以黃豆而言,人民幣逐步升值不太可能增加黃豆進口,因為企業是根據預期需求,來擬定生産計劃。所以匯率短期間不太可能影響黃豆交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