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13日09:36 來源:中央電視台
鐵礦價漲跌莫測 中間商風險加大
鐵礦石需求的減少導致貿易量下降和運費降低,從而拉低了波羅的海指數,而波羅的海指數又很可能會反過來影響鐵礦石的價格,原因就在於這個指數是個先行指數,一旦鐵礦石價格下跌,那些鐵礦石進口中間商就有可能把礦石砸在自己手裡,風險不言而喻。一起來看記者的報道。
青島海關綜合統計處馬永勝:“(波羅的海指數)它是一個先行指標,就是說我可能不在當期反映,直接影響到國內鐵礦砂進口的價格,但是我在后期,一個月內或者說兩個月內,立馬(馬上)就反映出來了。”
據馬永勝分析,盡管目前鐵礦石進口價格依然保持在高位,而且屬於寡頭控制,並不完全受制於供需情況,但如果鋼材價格持續處於下行通道,再加上宏觀調控的需要,不排除全行業進一步壓縮產能的可能,那時中間商高價位進口的鐵礦石有可能無法找到買家,屆時一方面會有出現鐵礦石壓港現象,再者鋼鐵企業違約的風險也在提高。
青島海關綜合統計處馬永勝:“有些大型的鋼鐵企業,它主要是做一些長期協議價格,但是目前國內鐵礦砂的現貨市場港口價格,現在是下滑的比較明顯的,可能下滑了超過10%,一個月時間內,10%到20%的樣子。那我就可能不執行長期協議價格了,我可能直接我從港口就拿現貨價格了。”
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三大鐵礦石巨頭在價格上漲時主動放棄長期協議價,因而一旦鐵礦價格下跌,鋼鐵企業也有可能靈活採購鐵礦石現貨,那個時候誰高價買了鐵礦石就有麻煩了。
青島海關綜合統計處馬永勝:“6月份,力拓公司報給國內企業這種鐵礦砂價格,就是3季度長協價格,也創下歷史新高,(每噸)147美元,這只是它的一個離岸價。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鋼企)本身在國內消售不好,利潤已經在很低狀態下,我不可能在接受這麼高的長協價,我隻能在國內市場國內港口再採購一批現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