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丁威/台北報導】
2010.07.15 04:27 am
受中國大陸鐵礦砂現貨價續跌影響,海岬型散裝貨輪需求低迷,運價暴跌,造成日租金低於巴拿馬極限型運價;法人說,後續海岬型運價下跌壓力仍大,不利於整體BDI(波羅的海散裝運價綜合指數)走勢。
不過航運類股昨(14)日受到股價齊揚,布局海岬型多的新興(2605)、裕民(2606)、中航(2612)等個股收紅,中航除息日股價表現也超乎市場預期,上漲2.73%,收 71.6元,但距離填息的75.7元還有一段距離。
觀察7月13日BDI走勢,約有七成載運鐵礦砂的海岬型船舶運價暴跌,單日跌掉1,275美元,日租金僅剩下1.47萬美元,從5月底以來狂瀉不止,且跌幅有擴大跡象,加上巴拿馬極限型運價止跌回升,上揚32美元,收1.56萬美元,一來一回,原本海岬型運價應該高於巴拿馬極限型運價,現在卻出現相反走勢,海岬型運價大幅低於輕便極限型的1.84萬美元。
法人說,原物料行情看跌,以鐵為例,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大陸6月鐵礦石進口量4,717萬噸,較5月減少473萬公噸,連續第三個月下滑,幅度有擴大趨勢,影響所及,海岬型船舶,原來預估新下水為266艘,扣除兩成取消或遞延,交船數量已降到 210 艘,再加上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第三季鐵礦石進口量將下降,BCI(海岬型運價指數)短期走勢並不樂觀。
航商認為,原本就不看好第三季散裝運價行情,但是運價超跌現象已超出預期,目前航商都普遍認為第四季應會有反彈行情,但如果第三季跌過頭,影響市場信心,即使第四季回升,幅度恐怕也不大。
航商也分析,通常鐵礦砂價格低於長約價達一定價差後,將有不少小型鋼廠負荷不了長約價的高成本,進而轉向現貨市場購買,因此,至少會有一定需求,但能不能在第三季反彈,大陸鋼廠減產幅度,以及小型鋼廠出手購買現貨鐵礦砂,將是兩個關鍵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