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29 11:15 大華銀投顧投顧 )
◆摘要:
年度鐵礦砂合約談判進入了最後的關鍵時期,根據金融時報日前報導,三大鐵礦砂生產商和日本鋼鐵製造商已達成初步協議,擬以與現貨市場掛勾的短期合約取代鐵礦石年度合約。
◆內文:
年度鐵礦砂合約談判進入了最後的關鍵時期,根據金融時報日前報導,三大鐵礦砂生產商和日本鋼鐵製造商已達成初步協議,擬以與現貨市場掛勾的短期合約取代鐵礦石年度合約。
過去全球鋼廠與鐵礦砂廠年度合約期間都是從每年的4月至次年的3月底,下一年度的合約談判通常從當年的10月開始進行,最慢則需要在次年6月底達成共識,一旦無法達成共識,就需依照鐵礦砂的現貨價格來買賣。
近十年,在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基礎建設之下,中國的鋼鐵產量屢創新高,對鐵礦砂的需求也將逐年增大,2009年平均每月的鐵礦砂進口量更是較2008年每月平均大增41.48%。因此撇除2009年的金融海嘯,從2004年以來的鐵礦砂合約談判都以上漲作收,2005和2008年鐵礦砂合約價漲幅更是高達60%以上。
目前鐵礦砂現貨價漲至140美元/噸,較2009年時的60美元/噸合約價高出133%以上,因此使得全球海外出口鐵礦砂市佔率達7成以上的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等三大鐵礦砂生產商,對於2010年談判姿態起而強硬,除了要求80~100%的合約價漲幅外,亦希望將年度合約改成與現貨價掛勾的季度合約。
雖然目前歐洲和中國的鋼鐵廠對鐵礦砂的調漲幅度與合約期間變更均表示反對的態度,但市場普遍預期一旦日本鋼鐵廠確定簽訂與現貨市場掛勾的短期季度合約,將形成骨牌效應,歐洲、中國以及其他地方的鋼鐵廠可能得被迫接受。
鐵礦砂合約定價模式的改變,除了將使得現貨市場價格較過去更具指標意義外,最重要的是,鐵礦砂出口商的獲利受現貨價格的影響幅度將加大,只要需求激增,將促使鐵礦砂現貨價格大幅上揚,鐵礦砂生產商的獲利將出現大幅增長。根據知名券商高盛證券預估,一旦鐵礦砂價格調高60%,則淡水河谷*的獲利將可成長30%。
加上2009年12月5日,必和必拓*與力拓*的合資案震撼了整個鋼鐵和天然資源業界。雖然此一合資案仍需澳洲政府和歐盟批准,不過澳洲政府和歐盟若以全球鐵礦砂市佔率(含大陸本地市場為標準,而不是以全球海外出口鐵礦砂市佔率來作為標準,那麼批准此一協議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未來鐵礦砂將形成更為寡占市場,報價將水漲船高。
此外,印度總理近期表示,將從2012年4月1日開始的5年內,投入1兆美金來發展以往被人詬病的基礎建設,可預見未來印度國內對天然資源的需求將可望高速增長,目前印度的大型民營企業因看準商機,追隨中國民營企業的腳步,開始向海外收購天然資源生產商,對未來天然資源的價格有一定支撐的力道。
至於市場所關注的油價方面,由於全球經濟復甦態勢明顯,用油需求逐步增加,國際能源署(iea預期,在新興市場用油需求大幅增長、以及成熟國家用油需求停止衰退的情況下,2009年後期至2010年全球將面臨原油供給不足的窘境,此將有助於推升油價。
從歷史經驗可得知,在2004年和2006年,即使中國增長相對溫和,已開發國家的需求復甦將帶動全球天然資源價格大漲。而在現今全球景氣逐漸步入復甦之際,「新興市場現今強勁的需求+已開發國家未來復甦的需求=天然資源價格向上突破」此一方程式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