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昨(19)日證實,世界三大礦場之一的淡水河谷(Vale)向中方要求今年鐵礦砂價格要上漲90%~100%,讓中國鋼廠的成本壓力大幅增加,而且中國本身產能過剩的現象仍然嚴重,加上國際間對中國鋼製品採取保護主義措施。顯示今年中國鋼鐵工業「內憂外患」的情況已經相當明顯。
工信部發言人朱宏任則表示,對於礦場的漲價要求,中方鋼鐵廠很難承受,如果一昧強調短期利益,鐵礦砂價格談判就可能會出現「雙輸」的結果。雖然中國政府並未涉入雙方的談判,但已顯示出對該問題的高度關注。
國有企業中鋼集團董事長黃天文認為,礦場的要求不合理,而且違反了原有的長期協議價格機制。若今年雙方無法在基準價格上取得共識,將迫使中國鋼廠以現貨價買入鐵礦砂,勢必造成鋼材價格上漲。
據了解,近來鐵礦砂現貨價已超過每公噸138美元,幾乎是先前長協價格的2倍。
而中國對於進口鐵礦砂的高度依賴,則是礦場敢如此漫天要價的主因。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辛國斌就表示,去年中國對進口鐵礦砂的依賴程度已接近70%,比2008年上升了13個百分點,總進口量更占全球鐵礦砂貿易量的75%。但全球進口鐵礦砂最大客戶的身分,卻始終沒有讓中國鋼廠在價格談判上取得任何優勢,進口價格反而是年年上升。
另一方面,中國鋼廠產能過剩的情況依然很普遍,雖然政府已經對此問題發出多次警告,但今年1月份的粗鋼產量還是創下單月新紀錄,達到5,253萬噸。
據統計,中國2009年鋼鐵產能超過7億噸,但國內市場實際消費不到5.3億噸。
羅冰生表示,已有49個國家對中國生產的鋼鐵產品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大幅提升鋼廠出口成本,導致出口成長減少,對國內產能過剩的情況可說是雪上加霜。
而中國近來則是積極收購海外礦場與入股原物料市場,希望加強在原料方面的自主性,減少對外依賴程度。中鋁公司日前就宣布將與三大礦廠之一的力拓(Rio Tinto)共同開發幾內亞的鐵礦,產量將達到每年7,000萬噸,未來會將所生產的鐵礦砂銷往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