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太平洋鐵礦霸主,澳洲讓中國低頭

猜一猜,哪個國家讓中國無法說No?答案是澳洲。你一定覺得奇怪,這個什麼都不怕、喊水會結凍的中國,可以為了人民幣匯率跟老美槓上,在北韓核武威脅時出聲制止,卻在澳洲踢到鐵板?
原來,澳洲是太平洋上的鐵礦霸主,鐵礦砂是賣方市場,每年換約就漲價,今年談判的結果,中國即使頑強抵抗,最終還是被迫同意漲價,老美沒辦法讓中國讓步,但「澳客」卻能讓中國乖乖低頭。  
澳洲是全球第六大國家,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鐵礦砂,由於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
也因為澳洲是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反而讓澳洲常被描繪成一個以農村或礦產為主的國家,甚至給人偏僻或落後的印象,如果你看過妮可基嫚跟休傑克曼這兩位澳洲同鄉主演的電影《澳大利亞》,一定可以想像地大、人少、空氣好但荒涼的景象,但這僅是一部份的澳洲,另一部份的澳洲已經是全球生活水準最高國家之一。
罪犯流放地 v.s. 諾貝爾搖籃
澳洲位於南半球,早期曾是英國殖民地,因為正好位在英吉利群島相反的地球另一邊,俗稱為「Down Under(腳底)」,反映澳洲被認知的地理位置是地球的底部。
位於南半球的澳洲,能趁著亞洲、歐洲及北美入冬時,向全球市場供應夏季農產品,除了氣候與北半球相反外,能以僅有6.5%的土地可供農耕來出產各種熱門的農產品及林木產品,是因為澳洲擁有3個優勢:多種不同的氣候帶、專門技術及勤勞的農夫。
英國學者認為600年前鄭和下西洋時,最遠可能到過澳洲。不過,在一、兩百年前(1788年至1868年間),到澳洲的主要是罪犯,大約有16萬個英國囚犯被流放到澳洲服刑,囚犯們對這塊蠻荒之地的開拓貢獻不小,澳洲曾是罪犯流放地,但現在已經有多個第一在全球聞名。
造型特殊的雪梨歌劇院已成澳洲地標,黃金海岸、大堡礁及葡萄酒也是澳洲特色。但澳洲還擁有很多足以自豪的科技成就,例如檢查懷孕婦女的超音波成像技術、拯救過無數生命的西藥盤尼西林、全球通用的飛行記錄儀器黑盒子等,都是澳洲科學家的發明,澳洲已先後有6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澳洲是已開發國家,屬於人民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它也是唯一沒加入八大工業國(G8)的西方大國,與其他西方大國距離遙遠、成本高昂是主要原因,反倒是占地利之便,澳洲在近20年轉而與亞洲國家往來頻繁。
澳洲人口約兩千多萬人,與台灣差不多,但面積卻有215個台灣那麼大,澳洲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商業體制,是北半球一些成熟國家和人口大國所不及,即使礦產業和畜牧業是澳洲傳統產業,但也以效率著稱。
1980經濟衰退 vs .2010資源稱王
澳洲是全球第一個迎接新年曙光的國家,跟我之前提到的「G7裡的金磚國」加拿大一樣,擁有豐富天然、多元的地理結構。不同的是,澳洲還有強調與自然共處的原住民,更特別的是,澳洲曾是英國殖民地,但又與東方密切往來,結合東方與西方特色,澳洲人有西方人的爽朗、又同時具備東方人的矜持,呈現出多元文化,擁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
我曾讀過一本書《曠野的聲音》,描述一位美國婦女走入澳洲沙漠與一群原住民用心靈溝通,用大自然的食物供養,談「返璞歸真」的親身經驗。
據說澳洲原住民會給大自然中每一樣東西都寫一首歌,感謝大自然賜給他們的一切,他們對花唱歌,花也會回唱,澳洲原住民有一個單字「Walkabout(尋覓自我之旅)」,這是澳洲原住民獨有的辭彙,形容獨自返回叢林一段時間,重新思考和感受與大地、生命之間的關係。
澳洲的兼容並蓄、自由奔放,也反應在股票交易市場。澳洲是全球第一個讓妓院上市的國家,墨爾本一家六星級妓院「每日星球公司」2003年5月在澳洲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第一天股價就漲了一倍多。
澳洲經濟在1980年代初期曾經歷衰退,1992年的失業率曾高達12%,但在政府及人民努力下,搭上原物料行情起飛浪潮,過去十多年澳洲經濟持續好轉,財政轉虧為盈,隨著政府出現財政盈餘,澳洲自2001年開始每年逐步降低個人所得稅,到2008年年中,失業率降到5.1%,創近20年來的最低水準,澳洲擁有堅強的經濟實力,成為金融海嘯後第一個最具籌碼率先升息的國家。
資源好,大家都知道,澳洲雖然坐落在「國境之南」,因地理位置未加入G8,現在卻能讓仗著手中豐富資源讓中國乖乖低頭,以充沛的資源當後盾,澳洲(資源國家)是中國(新興市場)崛起的最大受惠國之一,目前澳洲國家債務占GDP的比重只有19%,遠低於非資源國家平均的127%,澳洲不再是罪犯流放地,而是手握資源、具有議價能力的「太平洋霸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