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台灣鍍鋅鋼廠 面臨淘汰賽

【經濟日報╱記者丁威/台北報導】
2010.07.05 03:27 am

當年中國取消盤元出口退稅,變相鼓勵螺絲、螺帽出口,台廠被殺到「血流成河」,如今換到平板鋼材,影響不容小覷。
中國大陸將在7月15日取消熱軋鋼捲9%的出口退稅優惠,國內下游不少鍍鋅鋼捲廠「挫咧等」。業者認為,大陸取消熱軋出口退稅,冷軋、鍍鋅退稅率卻不變,將促使大陸業者投入發展鍍鋅鋼捲,以具競爭力的價格往海外拋,台灣鍍鋅鋼廠將面臨一場淘汰賽。

鍍鋅鋼捲為熱軋鋼捲下游加工產品,可做為建材、電腦外殼、傢俱、彩色底板、滑軌、風管等用途,國內鍍鋅廠業者中,以燁輝產能約100萬公噸最大,是中鋼最大單一客戶,另外加計中鋼、盛餘、裕鐵、鴻立、彥武等鋼廠,年產能超過300萬公噸。在大陸業者投入後,國內業者將受到衝擊。

中國大陸政府熱軋出口將沒有退稅優惠,但冷軋鋼捲、鍍鋅鋼捲13%的出口退稅率不變。市場解讀,過去大陸是取消鋼胚出口退稅優惠,現在轉到熱軋,顯示政府鼓勵出口的政策從上游產品往下游移動,此舉卻將造成台灣鋼廠極大的壓力,小廠恐被淘汰。

鍍鋅鋼捲廠主管分析,大陸減少熱軋出口退稅後,初期將有助於穩定亞洲鋼鐵行情,但因冷軋、鍍鋅鋼捲仍有13%的出口退稅,大陸鋼鐵會轉往下游,投入冷軋、鍍鋅鋼捲業務,再對外出口,對於向來外銷的台灣業者殺傷力十足,8月將是觀察點。

業者粗估,台灣一年消費量約120萬至150萬公噸,等於有一半產能要靠外銷市場過活,大陸過去低價搶單已層出不窮,如今政策傾向鼓勵冷軋、鍍鋅鋼捲外銷,廝殺將更激烈;反觀大陸,熱軋出口占大陸鋼材出口比重約25%。

過去大陸一年平均熱軋出口量約800萬至1,000萬公噸間,假設這些量能被壓抑往下游做再外銷,後果不堪設想。

金屬中心鋼鐵產業分析師經理陳建任表示,現在平板鋼材遇到的情況,過去台灣的螺絲業就面臨過一次,當時大陸祭出政策,取消盤元出口退稅,變相鼓勵螺絲、螺帽出口,導致大陸螺絲廠競爭力大增,傾銷到歐美,台灣螺絲廠被殺到「血流成河」,如今換到平板鋼材,影響性不容小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