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 2010年05月12日 00:04 中國日報
(北京十一日電)中國2大龍頭鋼企寶鋼與沙鋼已經證實,為了繼續生存,中國所有鋼企皆與3大礦商簽署不同的臨時協議。換言之,中國接受3大礦商提出的短期訂價機制,將以漲幅90%~100%的價格進口鐵礦砂,估計一年必須多支付數千億元人民幣(下同)。
廣州日報昨天並報導,對於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鐵礦砂談判,淡水河谷等態度強硬,稱現貨指數定價體系適合中國市場,而中國市場已經在按照這個價格進行銷售。廣東鋼鐵企業人士透露,現貨價格高出長期協議價格約三分之一,目前各大地方鋼廠還有少量的長期協議價格,按照新的鐵礦砂價格,鋼價繼續上漲几乎成為定局。
第六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9日在北京開幕,媒體報導,寶鋼與沙鋼董座在此間接受訪問時,證時中國鋼企已與3大礦商簽署臨時協議。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表示,「現在我們要生存,只有臨時結算。」他指出,不管談判結果如何,鐵礦砂高成本已成定局;沙鋼董事長沈文榮則表示,每個鋼廠都與礦商有臨時協議,有按照季度訂價,也有一月一談。但沈文榮同時表示,沙鋼已停止進口鐵礦砂,因為礦價已漲到鋼企逢買必虧的地步,沙鋼目前生産是依靠早期庫存的鐵礦支撐。
報導指出,中國鋼企對進口鐵礦砂依存度非常高,去年達到62.3%,年增3.07個百分點,正因此,今年3大礦商聯手向中國鋼鐵業逼宮,不僅將價格一漲再漲,且態度極其強硬的宣稱「不接受漲價,就停止供貨。」
報導稱,3大礦商強行將沿用數十年的鐵礦砂年度合約轉為季度訂價,大大增加了鋼鐵價格的波動性,為中國鋼鐵業及下游使用者帶來不利的影響。報導引述中鋼協公佈的數據,今年首季中國77家中大型鋼企獲利217.74億元,季減36.36億元,降幅為14.31%。顯示鋼企獲利正在減少。
陷入不利局面的中國鋼企,也遭到日本鋼鐵企業的指責。根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新日鐵前任會長三村明夫在此次會議上指出,鐵礦砂長協機制瓦解的禍因就是中國。他認為,中國獨有的現貨市場,是3大礦商推翻年度長協價及大幅漲價的籌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