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02 09:15 康和證券投顧 )
《工商時報:中國鐵礦砂現貨創18月新高》
工商時報報導:根據上周五(2/26的報價,含鐵量63.5%的印度鐵礦砂在中國的現貨價格達已到每噸140~142美元,較農曆年前漲幅接近10%,不但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現貨價紀錄,也比去年日韓鋼廠的長協價格高出1倍以上。而根據新加坡交易所上周結算的交換契約價格,澳洲基準鐵礦砂價格也飆漲到每噸133.1美元,若加上澳洲到中國每公噸10美元的運費,其價格已經相當接近中國國內的現貨水準。
全球主要鋼廠多數生產是以長期合約礦為主,現貨礦比重通常較少,主要是中小型鋼廠採購;不過,現貨礦的價格趨勢可反映當前供需狀況,且因為價格較高,近年來礦商也刻意提高現貨礦出口比重,甚至意圖將訂價方式由年度合約改為貼近現貨的季盤方式,更增加了現貨的市場代表性。依照目前中國大陸鐵礦砂現貨價格計算,已經超過去年年度長約價格(估計約69元/噸一倍不止,且在持續創下新高之下,先前市場傳出今年鐵礦砂合約價可能上漲不止40%的消息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在此情形之下高爐廠的成本持續被墊高,也因此在成本壓力之下未來鋼價上揚幅度超過原本預期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康和認為未來鋼廠轉嫁成本的能力仍待觀察市場景氣狀況如何,惟一般來說鋼廠都會有數個月的原料庫存,但是會立即反映調高鋼價反映當前成本,所以在低價庫存利益之下可望先行受惠。也因此康和目前預期鋼鐵產業至少到今年上半年仍會有不錯的獲利率,對產業投資建議也維持偏多操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