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日郵寄望多運中國鐵礦砂



2010-2-25
圖:日郵運日本國內礦砂,只佔總運量四成
【大公報訊】日本郵船(NYK)鐵礦砂運輸部總經理小笠原和夫日前在東京表示,該公司乾散貨船業務未來將更依賴中國市場,並預料在2015年鐵礦和煤礦總運量中,有50%會運往中國,成為最重要的礦砂目的地。在其他船型海運市場復蘇速度緩慢的情況下,船公司務必把握前景較為樂觀的乾散貨船市場,中國航線更為關鍵。
中日礦砂需求此消彼長
現時日郵每年運載的鐵礦和煤礦中,約60%運往日本,屬最重要的礦砂目的地。不過,日本去年鐵礦砂進口量則只有1.05億噸,按年減少25%,中國期內鐵礦砂進口量卻上升41.6%,至6.3億噸。在兩國礦砂需求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日郵運載礦砂目的地重心在未來5年內可能出現極大轉變。
小笠原預期,該公司在2015年運載的煤礦和鐵礦砂總量中,近50%將運往中國,比例較現時的20%明顯增加,並成為最主要礦砂目的地,而運載至日本的礦砂比例將降低至40%。他表示,中國和印度對乾散貨的需求正在增長,該公司會積極在具潛力的國家擴大商業影響力。
日鋼地位已被寶鋼取代
日本鋼鐵出口量逐年減少,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日本鋼鐵公司過去曾為亞洲最大鋼鐵生產商,但其地位近年已被河北鋼鐵集團、寶鋼和浦項製鋼等公司取代。中印兩國對鐵礦砂的龐大需求,促使日本船公司逐漸轉移散貨運輸業務重心。日郵早前已分別與寶鋼和武鋼簽署長期運礦砂合約,盡早穩固在中國運礦砂市場地位,同時與塔塔鋼鐵組成合資公司,向印度運送散貨。
集箱船、汽車滾裝船和油輪等業務復蘇相對緩慢,儘管近日乾散貨船運費未見顯著上升,但業界均預期,「中國因素」會繼續帶動乾散貨市場穩步向上。而集中資源營運乾散貨海運業務的船公司,業績均普遍優於其他同業,因此準確地搶佔潛力優厚的市場,對各個航運集團都極為重要。
小笠原透露,日郵已計劃大幅擴充旗下海岬型船隊,海岬型船艘數量將由現時的85艘,到2012年增至110艘。除了海岬型船,日郵亦將擴充油輪和天然氣運輸船規模。總計3種船型,該公司目標在2014年3月前,將散貨船艘數量增至580艘,較08年3月增加88艘。
日本三大船公司早前分別公布首三財季業績,以乾散貨運輸業務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商船三井(MOL),是唯一能在首三財季錄得盈利的公司。日郵期內總收入為1.23萬億日圓(137.3億美元),雖然仍屬三大公司中最多,但亦按年下跌39%,期內虧損266.7億日圓(2.9億美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