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淡水河谷過去大力捍衛基準定價制度,現在倒戈支持季約議價,勢必使鐵礦砂市場全面改觀,40年來的傳統制度垮台已不可避免。但儘管淡水河谷強調此舉可提高價格透明度,部分資深分析師卻說,季約新制反而可能更像黑箱作業。 淡水河谷過去和同業必和必拓及力拓(Rio Tinto)一樣,會公布年度基準價格,但現在淡水河谷表示,不會再公開揭露價格。 該公司行銷研發部主管古騰堡說:「我們決定不再採用基準訂價制度,所以沒有必要公開與客戶的雙邊協議。」 價格透明對市場有利。價格保密則對淡水河谷及股東有利,可提供他們依需求調整價格的空間,但並不利於鋼鐵業者等客戶,買家清楚瞭解市場行情,談判才更有勝算。 季度議約的新制是:淡水河谷每季與個別買家協商出一個價格,所以每家鋼鐵廠的交易條件不一定相同。價格可能基於某些鐵礦砂指數。目前全球有三個標準指數,以及許多區域性的指數。 巴西媒體報導,淡水河谷將以Platts鐵礦砂指數為參考,但該公司不願意證實。 大多數衍生性商品市場專家認為,新機制較為透明的原因是,以指數為基準的定價制度優於受政治因素影響的年度基準定價。 但業界資深分析並不全部認同這個看法。BMO研究部門的羅伯森說:「從金融市場的觀點來看,新制比舊的基準定價制度更不透明,而由於現貨價格波動大,全年的價格一致性也較差。」 要求提高透明度的理由是,如果礦業公司基於可公開獲得的指數定價,市場較易判斷價格趨勢,鋼鐵業者也可利用衍生性商品市場避險。 與個別鋼鐵業者改採季度議約的構想,旨在去除舊制的混亂現象,並終結古騰堡所指的與中國「無止盡的衝突」。但除非淡水河谷公開更多內容,新制是否更透明仍迷霧重重。 |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鐵礦砂按季議價 爭議更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