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 記者彭女韋琳/綜合報導 2010/04/21
中國最大鋼鐵企業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近日指出,隨著中國大陸重工業化階段的完成,經濟成長所需的鋼鐵消費強度將會逐步下降,中長期將進入低速成長的時代。因此最快在2014年前,全球鐵礦石供不應求情勢將會發生逆轉,而寶鋼也為此積極拓展海外銷售市場。
在鐵礦石定價機制尚未明朗之際,過去1個月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已經大漲了30%,巴西66%的粉礦每公噸達到1,450美元,62%澳洲塊礦也達到每公噸1,340元。這樣的價格波動,對進口量大的中國大陸鋼廠而言,是很沈重的負擔。
中國經濟周刊引述中方鐵礦石談判代表之一的徐樂江談話指出,今年全球鐵礦石談判複雜,完全放棄長期協議價的談判方式,是中國方面無法接受的。
2000年時,中國大陸鐵礦石年進口量僅0.7億噸,但隨後逐年快速成長,2009年進口量已經達到6.3億公噸,也成為拉高國際鐵礦石價格的主要力量。
但徐樂江認為,這種對鐵礦石的大量需求趨勢並不會持續太久,目前全球鋼鐵業尚未完全從金融危機的低谷中復甦,很可能再度陷入1970年代石油危機後期的低迷狀態。
同時,隨著中國大陸重工業化階段的逐漸成熟,對鐵礦石的需求量也會出現改變,徐樂江認為,經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鋼鐵消費強度將逐步下降,短期內仍將呈現高消費低成長的態勢,但是中長期而言,中國大陸鋼鐵市場會進入低速成長的時代。
徐樂江指出,未來全球鐵礦石供需關係將會發生逆轉,最快在2014年前就會發生,確切時間點則要視中國大陸經濟復甦,以及全球經濟是否會出現探底等綜合因素來討論。
為了因應中國大陸鋼鐵消費趨緩的階段,寶鋼目前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同時正在制定海外銷售計畫,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地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