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潔琳
2009年,在全年粗鋼產量達到5.6784億噸,同比增長13.5%時,中鋼協統計的68家大中型鋼企實現的利潤卻比去年下降了31.43%。其中,以生產板帶材為主的大中型企業利潤降幅較大,而生產長材為主的中小企業效益較好。
儘管去年大中型鋼企已于6月扭虧為盈,月度毛利率也在12月份回升到了9.35%,但是受到價格波動影響,全年利潤並不樂觀。
據中鋼協統計,去年,68家大中型鋼企中有8家虧損,比上年減少5家,虧損面同比下降了7.35個百分點,虧損額為62.84億元,同比下降35.11%。而68家大中型鋼企總共實現利潤553.88億元,同比下降則超過了30%。
中鋼協指出“企業產品結構以及原材料採購價格和鋼材出廠價格波動影響利潤的重要因素”。
統計顯示,以500萬噸的產能為界限,500萬噸以上企業利潤同比降幅達到了百分之四、五十,而500萬噸以下的企業則實現利潤同增長了77.43%。據介紹,因為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導向、以及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拉動了建築用材的需求旺盛,而另一方面,大型企業承擔較高的長協礦價成本和賦稅,也影響了利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